Русские видео

Сейчас в тренде

Иностранные видео


Скачать с ютуб 淨界法師:【何謂理觀?淨土宗為什麼要修理觀?】 в хорошем качестве

淨界法師:【何謂理觀?淨土宗為什麼要修理觀?】 1 год назад


Если кнопки скачивания не загрузились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или обновите страницу
Если возникают проблемы со скачиванием, пожалуйста напишите в поддержку по адресу внизу страницы.
Спасибо за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сервиса savevideohd.ru



淨界法師:【何謂理觀?淨土宗為什麼要修理觀?】

淨界法師:【何謂理觀?淨土宗為什麼要修理觀?】 理觀,簡單地講,就是對道理的觀察。佛陀出世以後講了很多的道理,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有大智慧,他把所有的真理做一個歸納,就是把這個道理分成三塊:「空、假、中」三觀。 天台智者大師真是不可思議!其實整個大乘的觀法,是非常複雜,非常多元化的,他能夠用三個簡單的東西,把所有的止觀,一百部《大藏經》講的止觀,全部做一個總結,而沒有離開「空假中」三觀。當然,他空假中三觀是觀一念心性,現前一念心性,「即空、即假、即中」。他的次第是先觀空,再觀假,再觀中。 天台宗的觀空它跟小乘是不一樣的。小乘的空是觀「外境的變化」,它是「向外」去觀六塵的所緣境。而天台大乘的觀空,諸位一定要知道,你向外觀就不是觀空了,它是向內觀照你現前一念心性。大乘的觀空是「迴光返照」,觀你心性的本體,你是本來清淨。 我再講一次,若是你這個方向錯,你就完了。大乘的空觀它是不觀外境的,因為你外境觀不完。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,有一個根本,就是「以心為本」。所以它一開始觀空就觀:「你從什麼地方來?」「你內心的本體是什麼?」。找到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。 由於我們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,在三界裡面攀緣太深,我們基本上忘了,我們的家是什麼樣子,因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,家什麼樣你都忘得一乾二淨了。現在我們要試著回家。 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離家越來越遠?這個地方有個原因,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相狀會「產生執取」。我們過去生,造了很多的業力,有善業有罪業,這個業力在表現的時候,它一定有一個相狀: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 但其實相狀沒有錯,相狀它只是如實地,把你過去的業表現出來,它哪有錯呢?罪業表現出來,它就給你一個不如意的,痛苦的相狀。善業起現行時,它就給你一個快樂的相狀。 那麼,相狀沒有錯,問題出在哪裡呢?就在於我們不知道,「緣生緣滅」的道理——「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。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」。我們在相狀上,產生了堅固地執取。於是糟了,我們的心「就住在」相狀上。這就是為什麼,我們從今以後就離家越來越遠,因為你的心本來沒有相狀,結果你「住在相狀」,你就被相狀牽著走。 你要能夠回家,有一個觀念很重要,就是兩句話:「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。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」。就是你要勘查因緣的生滅相,這個《楞嚴經》中相當地強調。你沒有把因緣的生滅相參透,你就回不了家。 好,我們來試著回家。「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」。什麼叫「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」?比方說,這是我們的心,一個明了的心,清淨本然,周徧法界,一念明了的心。這是我們的境,我們過去的業力現出來的身心世界,整個六塵的境界。那麼我們的心跟外境一接觸,啪!它創造一個「識」,根塵碰撞後一個相狀出來,就是一個了別的分別心——一個識,根塵識,把識給創造出來。 但是這個「識」——這種分別心、這種妄想,它很快就過去了,它帶有相狀,只是我們沒有讓它過去。因為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,創造一個相狀,創造一個分別,當這個本來外面的相狀消失的時候,你心中的相狀沒有消失掉,關鍵在這裡,你將它抓住不放。本來這個相狀已經過去了,但是你還沒有過去,問題就在這裡。外在的相狀,已經變成你心中的相狀,然後你就在心中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攀緣它。從此以後,對你來說,你就揮之不去了,是這樣子來的。 其實它本來是過去了,它本來就是一個「生滅相」,結果被你搞得變成不是生滅相,就「自心取自心,非幻成幻法」。就是說,我們總會覺得,是哪一個人或哪一件事情傷害了你,其實不是。人事的因緣是一個業力的顯現,它本來很快就過去了。它會讓你一時的痛苦,但是它不可能創造一種長時間的罣礙,不可能!長時間的罣礙是你自己捏造的,你自己抓著相狀不放的,是你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狀,問題在這兒。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離家出走,因為你「不想」把心中的相狀放下,然後就牽動了另外一個業力,這就造成了生命的惡性循環。我們一生當中,把自己的心弄得負擔很重。我們從小到大,從你小時候開始就有分別心,小時候你的分別心比較薄弱,你都是直覺的反應。但是慢慢長大後,你的第六意識開始活動以後,你就不斷地把外在的相狀往裡面倒,弄得你壓力重重,弄得你心有千千結。 現在我們要考慮,我們是不是該把相狀放一放的時候了。就是說,你若是把那個相狀往心中倒,第一個,你的心弄得很被動,很痛苦。第二個,你臨命終的時候也不自在。所以我們永遠會活在過去,就是這樣,因為你這個相狀,是過去的業力變現,它本來是很快過去的,但由於你又執著過去的相狀,結果你失掉了未來。 你背著相狀走,就沒有未來可言。你如果永遠活在過去,永遠活在過去的回憶裡,你走不出過去,你就沒辦法開創未來。你就創造了生命的一種輪迴的力量,這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「愛」、「取」、「有」。為什麼我們所造的業力,會變成「有」,會變成一種強大的成熟業力呢?它一定是經過了你的「愛取」。你若不執著相狀,光是有業力,不能變成「有」,它不能構成「有」。我們沒辦法去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死業力,但是,你如果把相狀放下,那麼,阿彌陀佛就可以救拔你。 如果你願意把心中的相狀——不管是好的相狀、壞的相狀,全部徹底放下,就可以「把心帶回家」。其實我們心中,本來就沒有相狀,你也不需要相狀。首先,你要「回家」,就要先知道,相狀對你是沒有好處的。所以你要把一切的成敗得失的相狀徹底放下,也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「本體即空,離相清淨」。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。你不必把相狀去掉,因為它本來就沒有,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。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,什麼叫作「去掉你心中的相狀」。 他們還在那個地方,「時時勤拂拭,莫使惹塵埃」。你不用去擦它,你本來就清淨!你「本來無一物」,本來就是「何處惹塵埃」。你把它「放下」就好,你去擦它幹什麼?你的鏡子裡面,本來就沒有灰塵。 練習「空觀」是一個人很重要的成敗關鍵。因為你不修空觀,你假觀修得再好,你的水平就不高了,這個人檔次不高了,你就很難成就的。你幾十年來,心中累積這麼多的灰塵,你的心根本就沒有造業能力了,根本動彈不得了,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網,都綁得緊緊的,你的心已經根本沒有能量了,光是應付人事的成敗得失,你就受不了,你哪裡還有時間念佛呢?你還怎麼憶佛、念佛? 諸位!你要想一想,到底是誰綁住了你,是誰障礙了你?你要把這個關鍵找出來,不要向外面去找。業力顯現相狀,它是「因緣和合,虛妄有生,因緣別離,虛妄名滅」,它是一個生滅相。但是為什麼這個生滅相你接觸以後,在你心中變成「揮之不去」呢?就是你有愛取。你的心裡面有一種取著的毛病,一種盲點,就是攀緣心。空觀的智慧就是在「調伏你的攀緣心」,不是在消滅相狀。你的病治好了,相狀自然脫落。因為你的內心生病了,關鍵在這裡。空觀是在療治你心中的攀緣心。 我希望我們大家慢慢知道,當你放下的時候,你會得到更多。就是說,你要試著放得下,你越放得下,你的生命會更開闊。我們現在的思考模式是錯誤的,我們以為:要追求才有安全感,其實是錯的!你自性本來就很多功德,之所以沒辦法顯現,是因為你追求太多,而不是你放下太多。你如果願意把相狀慢慢地放下,你就能發覺生命更開闊,阿彌陀佛的光明對你的照射更強烈。 所以大乘的「一心三觀」裡面,空觀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。先離相,不是叫你把相狀拿掉,它本來就沒有,你不用拿掉,你只要放下,它就消失了。所以空觀,是讓你放下心中的相狀,回到清淨的本性。這是你修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。 第二件事情,就是開始做生命的調伏跟引導。放下以後,我們還有一些等流習氣,所以淨土宗它還要觀兩個:一個觀眾生法界;一個是觀佛法界。佛法界主要是彌陀的法界。觀娑婆世界輪迴的痛苦而厭離,觀淨土的功德莊嚴而欣求。調伏愛取,最後欣求淨土,這是假觀。 所以整個理觀,就是在「調整心態」。你心態調整好了,一句佛號再提起來,就是一句佛號信願具足無量光、無量壽。佛陀的話真實不虛,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確,一句佛號真的是無量光、無量壽。 理觀為什麼對淨土宗這麼重要呢?當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,那就另當別論了。你如果是求往生、了生死的話,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這一塊,要具足「心不貪戀、意不顛倒、正念分明」這三個條件。 第一個,心不貪戀,意不顛倒。這兩個就是理觀。你要能夠不貪戀、不顛倒,你的心態要調整成臨終的時候,能提起佛號,你的心態是厭離娑婆、欣求極樂,這兩個心態要同時現前。 第二個,正念分明。這個正念分明就是提起佛號,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。所以理觀它的目的,就是先把你的心態調整好。 淨土宗,整個往生應該具足兩個條件:一個是大乘的善根;一個是淨土的善根,兩個都有需要。大乘的善根用來建立一種心靈的力量——「心力不可思議」。從你心中的妄想執著中把它釋放出來。第二個淨土的善根,把佛陀的力量,導歸到你的生命當中,一心歸命。所以心力跟佛力的結合,就是你往生的時候了。 所以理觀跟淨土宗念佛的事修,一個強調「心力不可思議」,一個強調「佛力不可思議」。就是蕅益大師說的:能念的心不可思議,所念的佛不可思議。 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。這就是為什麼要修理觀?因為加強你心靈的力量。 臨命終的時候,你如果是心有千千結,這個佛號對你幫助不大。不是佛陀沒有準備好,是你沒有準備好。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,當月亮準備好的時候,你的水也必須要準備好,這個東西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準備。 我講實在話,阿彌陀佛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。佛陀能夠做的已經做到極限了,阿彌陀佛把他整個四十八願的功德,都灌在一句佛號裡面,身為佛陀,他已經做了他最大的努力了。這個佛號該有的東西都準備好了。但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?問題在這兒!你準備好了沒有?感應道交,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、責任都推給佛陀,說「我不往生,阿彌陀佛你沒有慈悲心。」不能這樣講。是你沒辦法跟他感應,是你自己沒有準備好。 所以理觀就是我們要做一些準備,成就心靈的力量。你對彌陀的一心歸命,是創造佛陀的力量,這個就是感應道交。

Comments